信息简报

信息简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简报 >> 正文

实践教学工作简报(2018年第1期)

时间:2018年06月12日 18:02  浏览:

1.2018年度实习工作布置会召开

5月24日上午, 2018年度本科实习工作布置会在教务处会议室举行,副校长赖旭龙、学院(课部)分管教学工作负责人,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国际教育学院、校医院等单位负责人,实践教学基地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教务处处长殷坤龙主持会议。

     

   教务处副处长吕占峰代表教务处通报了2018年全校实习安排及非地学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对我校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三大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相关工作进行说明和布置。随后,又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细则(暂行)》向与会领导和老师征求意见。

各职能部门、学院、实习基地等与会者纷纷发言,就野外教学、后勤保障、财务报销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副校长赖旭龙在总结发言时强调,实践教学是我校一流本科人才培的重要环节,是我校在全国高校亮出的特色品牌。各学院要在抓牢抓实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更要注重艰苦朴素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2. 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之彪一行调研我校秭归产学研基地 

  5月29日,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之彪、常务副县长黄文云一行到我校秭归产学研基地调研,全面了解秭归产学研基地建设发展情况,并与副校长赖旭龙、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以及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举行工作对接会。

 

  郑之彪一行考察了学生教室、综合实验大楼、野外试验场、学生公寓、专家公寓、食堂、智慧洗衣房等教学及后勤保障设施,全面了解秭归产学研基地的园区建设情况,并听取我校关于秭归野外实践教学建设及后勤保障的专题汇报。

  王林清代表学校对秭归县人大、县政府多年来对秭归产学研基地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期待秭归与我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

  教务处处长殷坤龙从秭归产学研基地选址、目前教学发展及未来工作展望三个方面,详细汇报了秭归产学研基地的教学情况;后勤保障处物业中心主任王建胜从园区建设、后勤保障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作了全面介绍。

  黄文云表示,秭归县政府高度重视我校秭归产学研基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对照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解决,并期待与我校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旅游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赖旭龙表示,我校秭归产学研基地能快速成长为国内一流的地学类实践教学基地,离不开秭归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将以基地建设十五年为契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校地合作,在加快推进秭归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之彪表示,秭归县政府将尽快就我校提出的相关问题,落实工作时间表,尽全力支持地大秭归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

3. 2017年度三大基地总结交流暨实践教学团队考评会召开

   4月3日,2017年度三大基地总结交流暨实践教学团队考评会在教务处二楼会议室召开,三大基地实践教学团队成员、实习站站长、相关学院负责人及带队教师、教学督导、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殷坤龙教授主持,副校长赖旭龙教授出席会议。

   三大基地实践教学团队负责人王国庆、朱宗敏、喻建新分别就周口店实习、北戴河实习、秭归实习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会场评委就多学科北戴河实习、周口店慕课课程开发与应用、秭归教学资源保护等问题向团队负责人提问。


   侯杰代表秭归产学研基地后勤服务团队、秦松贤代表教学督导分别发言,学生代表陈思静就北戴河医疗保障问题向与会老师们提出建议。在随后的现场测评环节,三大基地均已高票通过2017年考核。

   教务处处长殷坤龙回忆了教学团队组建之初的情景,充分肯定了三大基地教学团队为我校野外实践教学工作做出的贡献,并建言继续加强“三融合”建设,加速实践教学改革进程。

   副校长赖旭龙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三大基地教学团队成立以来的重要作用,强调继续保持实践育人作为地大本科教学的重要特色。赖旭龙指出,要在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不断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让同学们在野外实习中真切领会到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

4. 中国地质大学专场大学生实习实践岗位双选会举行

   5月12日,“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中国地质大学专场暨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在西区体育馆举行。

   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招才局局长胡立山,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子清、副主任陈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副局长孙志军以及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相关单位负责人,校领导何光彩、王焰新、王林清,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师生参加活动。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政策宣讲会在精彩的城市宣传片中拉开帷幕。

   王焰新表示,武汉市委、市政府选择地大作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大型校园巡回宣讲和招聘的首发地,为地大学子留汉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施展才干、实现梦想的机会,更让地大学子深切感受到了武汉重才、引才、爱才的满满诚意。他说,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之于地大和地大人,是温馨的家园和奋斗的沃土,地大支持武汉市打造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支持武汉市打造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重要枢纽城市的战略布局,支持武汉市开展“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他认为,武汉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武汉的复兴越来越可期,他鼓励地大学子留在武汉,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胡立山在致辞中指出,2017年以来,武汉相继推出“三大新政”“留汉九条”等政策举措,鲜明树立“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形象,在“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探索上走在全国前列。武汉已成为全国投资风口城市、大学毕业生垂青向往的友好城市。今年是“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深化年,武汉将继续推动各项制度和政策系统集成、配套完善、深化创新,打造大学生留汉新政2.0版,加快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胡立山表示,去年,武汉市共组织了20余场校园巡回招聘活动,很多大学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今年,再次启动这项工作,同时带来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诚邀更多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一起就业创业。

东湖高新区、武汉地铁集团和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做了现场宣讲和推介。


   招聘活动在体育馆举行。本次招聘会共聚集了330家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其中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150家,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180家,多为武汉本地的国企和知名企业,共提供12000个就业和实习岗位,涵盖50多个领域。

   除了招聘单位和提供岗位规模大之外,在薪资方面也有吸引力,全部达到或超过武汉市出台的大学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60%的岗位年薪在6-12万之间,30%超过12万,武汉光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是以60万年薪招揽博士人才成为本次双选会的年薪之最。

   此外,180家单位组成的实习实训专区,也吸引了大批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少学生制作了实习求职简历来到现场跃跃欲试。活动现场还提供了简历门诊和求职体验系列活动,西装革履亮相的“校友招聘大使”,成为活动现场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在“简历门诊”坐诊指导在校大学生制作简历,还担任“双选会半日游”的小导游,带领大学生提前感受招聘氛围、体验招聘流程,现场还设置了大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大学生基层就业咨询点,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政策,全方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据了解,到场参加招聘和实习双选的学生总人数近3000人,提供招聘岗位的150家企业接洽学生总数4700人次,初步达成签约意向的学生总数1402人次,现场签约112人;提供实习岗位的180家企业接洽学生总数6000人次,初步达成签约意向的学生总数1982人次,现场签约156人。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我校主办,武汉市招才局、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承办。

5. 2018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在我校举办

   4月27日,2018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在我校开赛,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355个单位、1858支代表队的近8000名师生参赛。此次比赛涉及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竞速、机器人竞技等18大项赛事。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我校承办。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致欢迎词,他向师生们介绍了学校概况。他说,学校长期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神、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他表示,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把本届赛事办成特色鲜明、影响力深远的科技盛会。

大赛联合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简要介绍了工程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核心、应用目标及明显特点。他表示,比赛期间还举办“工程机器人教育与产业大会”,旨在探讨工程、工业、医疗等现场作业机器人与教育机器人的有机衔接。

   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大连理工大学冯林教授说,当前创新创业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创新方法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内容。机器人大赛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学习创新方法。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机器人引领科技生活,工程赛开启智慧大门”,大赛包含机器人工程创新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竞速、机器人竞技等18大类44个项目比赛,参赛教师2591人、参赛学生5186人。共评出一等奖279个,二等奖372个,三等奖465个。比赛项目、参赛学校、队伍数量及参赛师生总数又创历史新高。

 6. 我校在第八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5月13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系列赛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参赛率、获奖率再创新高。资源学院关振良、谢丛姣、罗国平、杨峰等4位老师被评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石万忠获评进个人。我校副校长赖旭龙教授受邀出席颁奖大会并颁奖。  

   本届大赛以低渗透、多薄层构造岩性油藏的总体开发方案设计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5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529支队伍报名参加,共提交作品1322份,最终78组优秀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自今年3月份以来,以资源学院为牵头单位启动大赛相关工作,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参赛选手的精诚努力下,历经作品设计、提交、有效性认定、分赛区评审、晋级全国总决赛等阶段,我校共有参赛学生60余人,提交作品21组,其中5组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近年来,资源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学赛结合、赛创结合,构建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在形成具有学院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型人才培养基础之上,不断增强我校石油学子坚守对石油行业的信心、秉持攻坚克难的决心、保持创新与踏实并举的匠心,立志争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据悉,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历经八年发展,不断发扬“学以赛用,赛以促研”的理念,业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石油界学生科技活动一年一度的盛宴,被誉为石油教育界的“奥林匹克”,受到国内外石油企业、高校、教育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

7. 机电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湖北赛预赛取得佳绩

   5月5日至6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湖北赛区预赛在襄阳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机电学院机械系教师雷波领队,与其他5名机械系指导老师带领30余名参赛学生代表我校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赛事由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我校代表队主要由机电学院机械专业学生组成,共参加了7个项目的赛事,与来自湖北省的其它高校代表队同场竞技,共同角逐国赛资格。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机械系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层层筛选,我校代表队最终共斩获7项奖励,获奖率100%,其中1项获湖北省一等奖,6项获湖北省二等奖。由吴来杰老师、曾小慧老师共同指导的作品“五爪形摘橘器”获得湖北省一等奖,并且取得进入国赛的资格。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2003年试办第一届至2016年,已成功举办过七届,并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连续三次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联合资助。历经14年的发展,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的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完备的赛事平台。

8. 机电学院企业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了进一步提升“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和效果,促进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机电学院2018年“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研讨会于2018年4月21日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重庆探矿厂、衡阳探矿厂、无锡钻探工具厂等)、无锡钻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东莞万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三烨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武汉蓝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的领导和专家,这些企业均为我院“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教学的依托单位。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分别是赖旭龙副校长、教务处庞岚副处长、科发院张锡军副院长、学院班子成员、机械系全体老师,参会人员达50余人。

会议由赖旭龙副校长致开幕词,丁华锋院长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并对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文国军副院长介绍了机械类专业校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机械系主任汇报了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教学实践实施情况。针对学院教学实践要求,结合企业未来发展走向,各参会企业负责人纷纷进行了交流,并对后续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施、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代表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在教学实践分类进行、以项目制方式开展工程实践、校企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为进一步做细做实企业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9. 资源学院召开周口店实践教学改革教学会议

2018年4月18日下午,资源学院在主楼330召开本学期第三次教学会议。李建威院长、郭秀蓉书记、石万忠副院长、严德天副院长、张建华副书记、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周口店和秭归实习队长、专业建设负责人、学院教学督导员及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石万忠副院长主持会议。

     会议的议题为:周口店实践教学改革研讨。教学委员们结合野外实践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的需求等方面,对周口店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认真研讨,最后决定由现行的6周周口店实践教学改革为4周周口店2周秭归实习方案。

10. 广播电视学专业实习基地签字仪式在艺媒学院举行

2018年4月12日下午2: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上海新梨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广播电视学专业实习基地签字仪式在艺术传媒学院会议室举行。新梨视公司湖北区负责人朱飞女士以及学院院长桂宇晖代表双方签字。出席签字仪式的有学校教务处吕占峰副处长、学院党委书记邬海峰、副院长杨喆、新闻专业部分骨干教师,副院长张梅珍主持签字仪式。

吕占峰副处长代表教务处发言。他指出,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实习基地运行过程中,双方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推进校企合作。

朱飞女士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并承诺学生实习能在公司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能收获与众不同的经历。

仪式结束后朱飞女士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做了题为《梨视频拍摄的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讲座。

签订仪式双方就共建新媒体拍客工作站、UGC活动开展、学生实习等达成一致协议。这是我院为落实年初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丰富本科生课外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实习基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

11. 资源学院2015级本科生赴大冶铁矿开展矿床学教学实习

3月6日—3月9日,资源系源勘查工程基地班、固体班和卓越班共计105名本科生赴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大冶铁矿开展矿床学教学实习。资源系杨振、孙华山、曹晓峰、王敏芳、苏慧敏老师承担本次教学实习指导工作。


本次实习为期4天,实习期间,首先进行了安全培训,随后到矿石堆、观景路和北壁以及狮子山和象鼻山进行野外实地观察。通过观察、学习和思考,了解矽卡岩矿床的特点、形成条件、形成过程以及成因,认识接触交代构造对矿体形成的重要性,学习矿床地质工作基本流程与方法。 

据悉,自2016年与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大冶铁矿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以来,我院已连续3年派出300余名学生前往该基地开展矿床学教学实习,大冶铁矿实习基地已成为锻炼我院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12. 艺媒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实录—把课堂搬到历史文化老城区

2018年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际设计驱动创新(DXM)中心的师生,在武汉最冷的周末,冒着零度刺骨的北风,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半,走进了武汉江夏区的金口镇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这次项目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赵逵教授与艺媒学院桂宇晖院长一起合作进行,赵逵教授负责金口老城区的建筑改造与设计,桂院长负责改造后古镇的视觉形象与多媒体互动部分。

两位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在金口的老城区进行了勘察走访,深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发现各种独具特色、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和废弃的俄罗斯造船厂,给同学们的改造设计带来了诸多灵感,同学们也受益匪浅。这次合作是艺媒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校际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共用的交叉学科共同体的一次良好尝试。

 

 

 

Copyright @ 2012-20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电话:027-67885009
鄂ICP备15021562号